硬核科普!3個大氣污染治理小視頻,帶你了解背后原理和工藝
2020-06-22 來自: 池州東吳環境技術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:530
1、科普視頻:大氣污染與環境容量
大氣環境容量究竟是什么?污染排放與環境容量如何共同影響空氣質量?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聯合清華大學、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、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等單位制作了《大氣污染與環境容量》科普視頻,幫助公眾了解氣象等因素對大氣環境容量和空氣質量的影響;客觀認識大氣污染成因,以及近年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成效和進展。
2、科普視頻:燃煤電廠煙氣污染物治理
火力發電廠如何治理大氣污染?什么是超低排放?氮氧化物如何消除?二氧化硫如吸收?煙塵如何收集?煙囪冒出的白煙有污染么?來自電廠的煙氣污染物治理視頻說得明明白白。
大氣是由混合氣體、水汽和雜質組成的。干潔大氣主要由78%的氮氣、21%的氧氣、0.93%的稀有氣體、0.04%的二氧化碳以及0.03%的其他物質組成。
由于人類活動或自然過程引起某些物質進入大氣中,比如煤炭等能源燃燒、工業生產、交通運輸、建筑施工、秸稈露天焚燒、燃放煙 花 爆竹等過程排放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、揮發性有機物、氨、煙塵、粉塵等大氣污染物進入大氣環境中。當這些物質的濃度達到有害程度,以至破壞生態系統和人類正常生存和發展的條件,對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現象叫做大氣污染。
大氣環境本身具有自凈能力,可以使大氣污染物稀釋和清除。大氣環境的自凈能力受溫度層結、風向、風速、濕度、地表性質等影響。
當逆溫現象發生時,空氣的垂直交換受到阻礙,污染物只能在逆溫層以下的大氣環境中稀釋混合,逆溫層越低污染物稀釋混合空間越小,空氣污染越嚴重。
當不利氣象條件發生時,如果人為的生產和生活活動一如既往地排放污染物到大氣環境中,污染便會持續累積加重并蔓延,污染連綿成片,污染氣團隨風流動,形成大范圍的區域性空氣重污染。
那么
讓我們攜起手
去了解、去支持、去參與大氣污染防治
湛藍的天空,需要你我的努力